什麼是骨刺?
『骨刺』是身體對軟骨損傷後的自行修補反應;當關節中的軟骨因退化、感染、外傷或發炎等,遭受破壞後,便會減少對外來壓力的承受及抵抗力,並形成許多裂隙,而殘留的軟骨會自行增生,以修補退化及缺失的部分。骨質增生成尖刺狀,故俗稱『骨刺』。只要增生的位置未壓迫到神經,一般都不會引起任何症狀。
一般上大家所說的骨刺可以分成兩者,一種是退化性頸 / 腰椎狹窄,另一種是腰椎間板突出症,前者是慢性退化所引起的,通常是隨年齡增長而增加,40歲以上的人比較多,但並不一定會有症狀,後者突出症是因為椎間板的纖維環及髓核脫出而壓迫神經所引起的。
關節邊緣的骨質為什麼會「增生」呢?
所謂關節,是指骨骼與骨骼相接的地方,彼此之間有軟骨做為襯墊。當關節之間的軟骨因為長期負重、承受壓力,導致軟骨磨損,於是關節變得不穩定,關節邊緣的骨質為了因應此一變化,於是增生出骨贅,以增加關節之間的穩定度。
由於骨刺(椎間盤突出症)是在這樣的狀況下增生出來的,所以負重的關節比不負重的關節容易長骨刺,例如膝關節就比肘關節容易長骨刺;活動度大的關節比活動度小的關節容易長骨刺,例如腰椎就比胸椎容易長骨刺。
長骨刺會有哪些症狀?關節僵硬:由於骨質增生而減少了關節的活動度,因此骨質增生後,關節會變得較為僵硬。
痠麻、肌肉萎縮:骨質增生會佔據原有的空間,如果周圍正好有神經,就會被骨刺壓迫,造成痠麻無力甚至肌肉萎縮等神經症狀。
疼痛:骨刺增生是因軟骨已被磨損,所以會出現疼痛症狀。
如何治療?
退化性頸 / 腰椎狹窄,由於是退化性的骨質增生,常需要傳統或顯微手術將骨刺除去,有時還需鈦合金骨釘、支架等脊椎融合術來增加穩定性。
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是椎間組織纖維環及髓核因外力或退化向外突出,若有骨刺的症狀立即找醫師處理,骨刺仍是軟組織,可以採用腰椎內視鏡手術去除,內視鏡手術術後患者可立即下床,不需住院或住院一天就可以出院,內視鏡手術術後的病患就如同一部原裝車,不會破壞到骨骼肌肉,將神經傷害的機會降到最小,把困難的交給醫師,簡單輕鬆的留給病患,千萬不要一再拖延病情,失去了可以做內視鏡手術的機會,而非得做傳統手術開大刀不可。
|